先导杯”组委会秘书长李斌很喜欢“催化剂”这个提法。
“大赛就像提供了一种催化剂。我和很多选手沟通,发现在赛题的设置上,有些院校机构也有这样的研究方向,也要做类似的人才培养等工作。大赛的催化作用在于有奖金——这还不是主要因素,重要的是大赛提供了一个PK的平台,这样大家的动力就更足。”李斌说,“当然,有竞争,就会有交流。”
在竞争、交流的氛围下,两届“先导杯”涌现了一批有关计算应用方法、算法优化等成果,对于计算软件应用乃至生态培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实从工作量来说,对赛题算法的功能实现,只是完成了“软件开发”的10%~20%,而要实现软件的产品化,还有大量的工程化、用户体验优化等问题。
“做一个软件,即使算法特别好,但如果没有人用,它就没有生命力。”李斌说,这是当前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