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张家口赛区已经提前步入凛冬,寒风萧瑟。然而在这冰雪世界之中,信号竟然出乎意料的是满格,看来皑皑白雪终是不能覆盖住超高速的5G网络。记者来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被眼前庞大的建筑物和复杂的工程所震撼,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场馆是张家口主办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整个工程架于自然山谷之间,施工难度巨大。那么,在低温、冰冻、大风、高山等极端环境下,信号满格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面对记者提问,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通信经理吴俊峰表示,“依托科技冬奥‘复杂、极端环境下5G先进网络建设与示范’项目,我们研发了多频段、多形态的5G基站设备,在冬奥雪上场馆建成了可抵抗高寒、强风等恶劣条件的5G全覆盖网络。目前场馆内的移动网络和零件区的管道光缆都已经完成了覆盖,下载速率达到1.2Gbps。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覆盖张家口全域的三千兆网络,实现全场景适配,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用网需求。”
截至2020年底,张家口赛区核心区已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与此同时,“雪如意”的通信保障巡检工作更是让联通一线人员付出了成倍心血。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里,他们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每天顶风冒雪爬上越野赛道,积雪没过小腿,雪灌到鞋里即变成了冰,伸出手完成尾纤的摘帽、插拔都会变得异常困难。“我们每天要信息通信设备进行多次巡检,最难的是裁判塔和顶峰的巡检工作,顶峰需要开车上山,场馆布局限制光缆只能沿山边布放,光缆路尤为险峻,为了避免挂伤,线路工程师只能脱掉防寒衣物,靠淡薄的衣物对抗寒冷,而裁判塔只能走步梯上去,与地面的落差达到100多米。”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通信副经理柯春轩表示。
而在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中国联通不仅仅提供通信及信息网络的服务,同时还承担着转播汇聚网络的建设和保障任务。据了解,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是冬奥会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山地转播中心,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在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时期间,各大场馆的电视转播信号都将汇聚于此,再传输到北京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IBC),然后分发至其他国家,满足世界各国人民实时收看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观赛需求。
“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既是冬奥会电视视频信号的传输中心枢纽,也是OBS和持权转播商节目制作单位工作的大本营。赛事期间将有16家转播机构入驻,人数约600人。中国联通提供的业务包括四大类,分别是转播汇聚网、传统通信业务(OTN)、主委会办公网(OAN)、OBS。”中国联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场馆通信经理赵聚辉介绍道。
据奥组委ZBC技术经理张晓阳透露,9月10日,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已正式交付,从零到一,工期耗时仅4个月。在这期间,中国联通通信保障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冲锋在前,牺牲假期休息时间,甚至带病坚持工作,想办法、调资源、提方案,为OBS运行团队及场馆团队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办公条件,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央企的责任和担当。张家口山地转播中心将于2022年1月4日正式运行,直到冬残奥会结束,期间24小时运行保障,是运行时间最早和运行时间最长的场馆。
身处萧瑟凛冽的寒风天气里,中国联通冬奥场馆通信保障团队凭借着对冬奥的热情和毅力,将寒冷忘却。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纷纷将“小太阳”优先给设备、线缆“取暖”,坚持通信保障始终是第一位。正是联通人的兢兢业业、忘我付出,战胜了凛冬寒意,勾勒出一幕幕冰天雪地里冬奥通信网络建设者的“最美映像”。
智慧耀联通,一起向未来。奥运指针夏复冬始,冰雪奥运的大幕徐徐展开,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联通将把顶尖的5G通信技术和应用成果展现给八方来客,为奥运通信服务谱写新篇,把联通智慧,注入无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