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全物联网产业链,百位玩家精准分析

副标题#e#

随着 5G 的逐渐落地,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渐成熟,需求侧相关应用场景的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链进入发展黄金期并逐步体现出规模效应。根据
statista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2480亿美元,到 2025 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 1.5
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4.59%。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天风证券和西南证券的报告《 物联网产业链全景图谱》《
物联网产业链全梳理》,全方位解析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产业链发展现状。如果想收藏本文的报告,可以在物联传媒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物联网产业链”获取。

物联网产业全景

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万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初步发展期以及高速发展时期。

萌芽期(1991 年-2004 年):199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 Kevin Ash-ton 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
年,比尔盖茨在其《未来之路》一书中构想物物互联,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将物联网定义为把所有物品通过
RFID 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自此,对物联网的关注度逐渐提升。

2003 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改变未来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
年,“物联网”这个术语开始出现在各种书名中,并在媒体上传播。

初步发展期(2005 年-2008 年):2005 年 11 月 17 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
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这标志着物联网行业进入到初步发展阶段,物联网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2007 年第一部 iPhone 手机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与世界连网设备互动的全新方式。2008 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 年-至今):2009 年 1 月,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认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 年 6
月,欧盟执委会发表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促进行业发展。2009 年 8
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在物联网行业进行战略部署。欧盟、中国、美国在物联网行业的部署计划标志着物联网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及预测,2019 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已达到 107 亿台,预计 2025 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 251 亿台,保持
12%以上的增长。市场规模方面,statista 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2480 亿美元,到 2025 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 1.5
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44.59%。

在政策与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物联网市场蓬勃发展。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2020 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66 万亿元,2022 年更将达到
2.12 万亿元。

物联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最底层,其主要功能是收集数据,通过芯片、蜂窝模组/终端和感知设备等工具从物理世界中采集信息。传输层是物联网的管道,主要负责传输数据,将感知层采集和识别的信息进一步传输到平台层。

  • 传输层主要应用无线传输方式,无线传输可以分为远距传输和近距传输。

  • 平台层负责处理数据,在物联网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将来自感知层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 PaaS 平台、AI
    平台和其他能力平台。

  •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最顶层,主要基于平台层的数据解决具体垂直领域的行业问题,包括消费驱动应用、产业驱动应用和政策驱动应用。

目前,物联网已实际应用到家居、公共服务、农业、物流、服务、工业、医疗等领域,各个细分场景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各个层级的参与者与产品构建了物联网的产业链。感知层的主要参与者是传感器厂商、芯片厂商和终端及模块生产商,产品主要包括传感器、系统级芯片、传感器芯片和通信模组等底层元器件;网络层的参与者是通信服务提供商,提供通信网络,其中通信网络可以分为蜂窝通信网络和非蜂窝网络;平台层的参与者是各式的平台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可以分为物联网云平台和操作系统,完成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应用层包括智能硬件和应用服务,智能硬件根据面对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2C 和 2B,应用服务则可根据应用场景不同进行细分。

感知层——物理感知的枢纽

传感器是物和物之间得以相连的起点,是将接收到的物理感知转化为电信号的基本枢纽。传感器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能够将各种场景下大部分物理状态信息采集转化为电子信息系统可以处理的电信号。像温度、湿度、压力(重量)、气压(轮胎胎压)、光照强度、气体成分、指纹、面部识别、速度和位移等等,均可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感知。

这些传感功能,与智慧家居、物流、车辆安全监测、节能环保、安防等下游场景密切配合,可以组合形成丰富的应用模式。

▲全球传感器市场类型分布

▲传感器发展历程

▲2019年全球及中国传感器下游应用分布

物联网终端功能控制和实现的核心是MCU芯片。MCU也称为单片机或微控制器,由CPU、存储器、各类端口等构成,是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可以简单理解成一台微型电脑。

#p#副标题#e#

AEP应用使能平台:很多传统公司(比如插排工厂),想升级成物联网遥控插排,但是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他们就可以付费使用AEP平台,AEP平台上汇聚了很多物联网解决方案,插排工厂在平台上设置产品参数(有几个插孔)、功能模块(手机控制开关、定时开关等),就可以直接生成需要的物联网功能。

#p#分页标题#e#

BAP业务分析平台:物联网采集了大量用户数据,有专门的平台来分析用户数据,通过大数据让设备的功能更加智能,也可以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分析做定制化营销等等拓展功能。

▲物联网平台层的四大平台

平台层的主要玩家有阿里云 link 平台、 京东小京鱼、 腾讯云 IoT Explorer、 小米 IoT 平台、 IBM Watson Iot、
ThingWorx、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 新华三物联网、 通服物联、 海尔卡奥斯、 树根互联、 xIn3Plat、 Fii Cloud、 航天云网、
Predix、 MindSphere、 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WISE-PaaS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 小匠物联、 云智易、 广云物联、 机智云、 Walle
物联网平台、 KySCADA、 HanClouds 工业互联网平台、 H-IIP、 NeuSeer、 EmpoworX、 蘑菇物联、 SupOS、 Tn
工业互联网平台等。

应用层——百花齐放推动产业链大发展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际应用场景服务,是最贴近应用市场的一层。随着社会对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增加,物联网应用的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作为最接近终端用户的服务主体,大多数产业内企业都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积极挖掘和响应用户的应用需求,使得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竞争最为激烈,呈现“多样化”、“碎片化”发展的特征。

应用层可以分为消费驱动应用、政策驱动应用、产业驱动应用。消费驱动应用包括智慧出行、智能穿戴、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政策驱动应用包括智慧城市、公共事业、智慧安防、智慧能源、智慧消防、智慧停车;产业驱动应用包括智慧工业、智慧物流、智慧零售、智慧农业、车联网、智慧地产等。

这里我们以智能家居为例,
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平台,将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家居设备相融合,形成便捷、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的家庭人居环境。随着各项技术应用场景渗透加快及中国国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智能家居单品品类得以不断创新与扩张,主要包括智能安防、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家庭能源管理、智能光感、智能家庭娱乐等细分方向。

中国物联网智能家居市场已破千亿元,且增长较快,过去4年的CAGR达20%。根据亿欧智库测算,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约为4354亿元,预计2025年将超8000亿元。

从2019年中国各细分市场规模看,家电市场由于规模大、智能化发展早且渗透率高,其在智能家居市场中规模最大,达2822亿元;智能连接控制和智能家庭安防市场则分别位列二、三,为364亿元和186亿元,智能家庭娱乐和智能光感市场规模分别为180亿元和99亿元,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场规模最小,为78亿元。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亿元)

▲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细分市场规模

智能家居产业链主要玩家如下图:

▲智能家居产业图谱

讨论应用层时,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最近发布2.0版本的华为鸿蒙,
作为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鸿蒙未来将逐步覆盖1+8+N全场景终端设备:“1”代表智能手机,“8”代表PC、平板、手表、智慧屏、AI音箱、二级、AR/VR眼镜、车机,“N”代表物联网生态产品,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鸿蒙操作系统负责人王成录此前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保守将有3亿设备搭载鸿蒙,其中华为手机搭载2亿,华为自有Pad、手表、智慧屏、音箱搭载3
千万台以上。

鸿蒙的推出,是从过去二十年来以PC、智能手机为代表“互联网+”创新,过渡到未来二十年以汽车、XR、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时代的“标志事件。从PC、智能手机到物联网,鸿蒙代表新一轮十年创新周期开启。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物联网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亦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燃机。在政策、技术、应用、产业龙头的多方面因素推动下,正迎来黄金发展期。物联网产业链长,涉及底层元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完整科技链条,可挖掘机会众多。从报告中可看出,现今布局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玩家已经不少,其中不乏各个巨头的参与。但是在很多细分领域,创业者仍有很多机会。

dawei

【声明】: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